列印 
詳細內容: | 發佈:2009-08-08 | 點擊數:1935

若要享和平
該向窮人伸出援手

一、「若要享和平…」

那有心地善良的人不渴望和平的?今天「和平」可以說是全球公認的生活價值中最重要的一項,我們應努力追求,盡力去維護它。然而長久以來兩個敵對的政治意識型態雖然已漸漸的融解它們之間的冷戰,但是地方性的嚴重敵對戰爭在世界各地仍層出不窮,例如眾所周知的波斯尼亞.黑塞哥維納的敵對激戰,每天都有新的死亡數字增加,特別是那些無辜的百姓,他們的家園、城市都被摧壞了。這種無理性的武器暴力戰爭至今好像什麼辦法都阻止不了它,民間國際人道阻織似乎也是白費一番努力,聯合休戰簽約也產生不了什麼效果,由血腥戰地發出的吶喊和平,他們也無動於衷。真遺憾!這種論調竟勝於來自國際間權威人士善意聯合的呼籲和平。

目前在全世界另一個對「和平」嚴重威脅越來越明顯的就是,有不少的人數甚至是有些民族生活在赤貧的環境中,而貧富的差距甚至在經濟富裕的大國也不斷地增加。有那麼多人生活在惡劣環境的條件下,實在是有違反人性的尊嚴,對整個世界的真正和諧及進步也是一種威脅,對於這種現象凡有良知的人是不能視而不見,不關懷的。

這種嚴重赤貧情況在世界各地都很明顯:在歐洲、非洲、亞洲也在美洲存在。在不同的地區內人人都面對社會經濟上的各種挑戰:貧窮及赤貧;社會階層的差距及一些的不正義─有的甚至為法律所接受,兄弟間之殘殺及獨裁的壓制─這一切都在世界各角落向我們的良心挑戰。

今年十月間在聖多明哥所開的拉丁美洲主教會議中,主教們很深入的檢討拉丁美洲的社會情況。他們一方面呼籲基督徒要執行福傳的新職,另一方面則誠懇的邀請所有信徒們及所有真心投身於為正義人權伸張的人士們,要為人群服務甚至于忽略他們內心至深的需要。主教們強調他們最大的使命是使每一個人結合起來促進:人性的尊嚴,財富物資的公平分配,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使人人感到被接受與愛,這是建立真正和平不可或缺的大前題。

談到「和平」,其實應該遠超越沒有戰爭的存在而已。和平是指有真正人性的尊嚴,每一個人的權利受到重視,在這樣的環境中人才能夠邁達完全的發展。假若仍有對弱勢者的剝削,還存有讓人難以忍受的貧窮處境,社會中的不平等現象不斷,那當然是阻擋並延遲製造一個安定真正的和平社會環境。

貧窮與和平的關係:在一年的開始,我願意邀請大家來共同對這兩個事實的各種關係做一次反省。

我要強調的「貧窮」尤其是當它變成「赤貧」時對和平就能造成極大的威脅。每天有成千百萬人,男女老幼,受到飢餓、不安全及活在社會邊緣的危險。這環境對人的尊嚴不但是一種恥辱更能因它而導致社會的不安定。


二、選擇戰爭就是不人道!

目前還有一種情況是導致貧窮與赤貧的根源:它就是國際間的戰爭以及一些國家的內戰。面對這些悲慘流血事件不斷發生,特別是世界各地的種族歧視,我有責任要提醒大家,在一九八一年和平文告的主題「致力和平,尊重自由!」中我強調一個建立真正和平不可忽略的大前題,即是尊重個人,團體的自由及權利。有自由的人在自由的世界內才能實現和平,我那個時候的呼籲現在仍然是有效的…尊重各民族各國家的自由乃構成和平的要素。戰爭之所以不斷發生,許多民族和文化之所以遭破壞,就是因為民族或國家的主權不被尊重。每一大洲都發生過兄弟鬩牆的戰爭,以及因一國侵犯到別國自由主權而引起的打鬥。」(註1)

我又說:「缺乏尊重各國家、各民族,及各文化的自由意願,缺乏對此問題的世界性的一致看法,要創造和平的環境是困難的...。假若我們相信其為可能,我們便要假定在每一國家及其政府方面,應有一明白的公開承諾,放棄有害於其他國家的權利要求和計劃。換言之,我們要假定,任何國家或文化的優越理論,都不能被接受。」(註2)

這樣承諾的效果很明顯。同樣也在國與國之間的經濟關係上彰顯。要棄絕在經濟上做超越他國的強國誘惑,放棄依賴今日流行利益的標準,而靠一種依團結的標準的政策,特別是最貧窮的人團結一致。


三、貧窮是衝突的一個根源

生活在極貧困環境中的人數是非常多的,例如在非洲,亞洲及拉丁美洲上的幾個國家有悽慘的情況。有時是成群的,是整個區域的百姓在文明生活中的邊緣掙扎,其中孩童的數字更是不斷的有增無減,他們在無依無靠中自求生存了,這不僅有傷人的尊嚴,很明顯的是對和平有威脅。一個國家無論它的政治、經濟體制是什麼,如果不持續的照顧到其國內的弱小貧民,不滿足他們的基本生活條件,這個國家就會常停留在脆弱及不安定之中。

即使是極貧困的國家也有權利追求他們的發展,而富裕國家應義不容辭的有責任去協助他們發展。梵二大公會議關於這事也曾說過:「人人有權利擁有一部分為本身及家人足用的財富…,人有義務救助盆貧困者,而這又不限於使用其剩餘財富」。(註3)教會訓導說的夠清楚了,她忠於基督的訓誨:地上的一切財物是為全人類家庭共用而不是只保留給一小撮人。」(註4)為了個人的益處(也是為和平的益處)我們需要在經濟互動的體制上力求運作的改善,為了使經濟制度能確保人們在財物上的分配公義與平等。但僅以市場交易規則來管理控制,是無法完成的,社會也要盡其責任(註5)。社會要加強責任消滅貧窮的根源和悲慘的結果。這也不是一個國家單獨可以完成的工作,因此大家要一起來努力團結關懷,因為全世界的互動關係是那麼的息息相關。讓赤貧的惡境存在就是給社會製造更多暴力及戰爭的機會。

所有的人及社會團體均有權利生活在一個可以有助他們個人及家庭的需要,並且有權利參與當地社團生活與進步。這個權利若是不被重視,那麼很容易使受害人會感到他們成了一個體制結構的犧牲品,他們是不受歡迎的,因此他們也會強烈的要反抗。這在年輕人身上可以看到。他們若沒有足夠的教育,沒有工作機會,就很容易有被剝削,被迫至社會邊緣的危機。每個人都知道全球性的失業問題,特別年輕人失業問題帶來更多的人及整個家庭陷入困境。然而失業往往是因為受到內戰或戰爭而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經濟體制的基石。

我現在很簡扼的提示一些困擾在貧窮人身上的嚴重問題,它們也是和平來臨的阻礙。首先就是國際外債問題:雖然有些國際間組織,政府及財團在設法減輕外債問題,但對某些國家,特別是他們國內比較貧窮的階級來說,仍是一種難以煎熬的重擔。豈不是叫這些國家最窮的族群,該負擔最沈重的債嗎?這樣一個不正義的事,會使人越來越憤怒甚至絕望。往往政府也會感染到群眾的情緒,以致影響他們與別國的惡化關係。對於外債問題也許是我們再度反省的時刻了,要將它做為優先考慮的問題。關於全部或部份債務的償還條件值得重新研究,要努力去找出一個具體舒解此重擔的方法,而它也能完全避開產生社會的不良後果。我們有必要對負重債的主因採取行動,例如附加條件要求貸款國家不得在不必要的花費上浪費—這裡我想到的是購買太多的武器—而要保證補助款額是用在急需人的身上。

另外一個嚴重的問題是毒品: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今天毒品與犯罪、暴力已密切的分不開了。我們更知道今天在世界某些角落正是因為受到毒品販賣者的施壓下,貧窮的人被迫去種植毒品,並承諾給他們龐大的利益,雖比起販毒者的獲利是微不足道,但這種誘惑,尤其是在一般傳統農作收入微薄情況下是讓人難以拒絕的。當前的急務若想要貧窮人脫離被迫的行為,就先要協助他們跳出貧窮。

還有另一個嚴重問題,它是出自某些國家在經濟上極貧困時導致大量民眾外移到富有的國家去,如此一來造成各種衝突與緊張而困擾社會的安定。要平息以暴力仇視外人的反應,我們不僅是做臨時緊急的事件的應對,而是更要找出仇視的根源,以新的國際團結關懷協助那些原移民輸出國的進步與發展。

所以赤貧實在是一個隱而不彰且又真正對和平有極大的威脅力。它傷害人的尊嚴,是生命價值與社會和平發展中心的嚴重衝擊。


四、貧窮是衝突的惡果

近年來我們在各大洲內,見證了許許多多猛烈的地方性的戰爭及內戰。民族、部落及種族間的暴力已經殺戮了多少生命,過去曾和平相處的團體現在因暴力而分裂,暴力更遺留下痛苦及仇恨。事實上,用暴力不但增加過去已有的緊張,更會製造新的緊張。戰爭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相反的,戰爭對所有一切造成不可彌補的危害。戰亂帶給無數人死亡及痛苦,瓦解人際關係,以及無法彌補的有歷史性留傳下來的古跡。戰爭帶給貧窮人更慘的困境痛苦,戰爭並且摧毀民眾的家園、財物及維持生活的方法,腐蝕社會的基礎,製造新的貧窮型態。年輕人對未來的希望茫茫,很容易成為戰爭的犧牲品而淪落為不負責任的衝突導線。婦女、孩童、老年人、病人以及殘傷者被迫逃離,變成了逃民,身邊一無所有。他們無助也無法自衛的逃到鄰國或其它貧苦也不安定的地區。

我們一方面知道許多國際性及人道精神的組織正在努力照顧那些暴力下的悲苦受害者,同時我也認為應該要呼籲所有善心人士更要參與他們的努力。在某些情況下,難民的未來是完全依賴慷慨接受他們的人,而這些人往往也跟他們一樣或者更貧窮。只有在國際上的關懷與合作才能找到滿意的解決之道。

經過了那麼多次不必要的鎮壓、殘殺,我們最後也是重要的結論就是要承認戰爭對人類社會團體是完全無效用的,以暴力毀壞的永遠無法償還的,致被傷的創口往往在長時間內也是無法治癒的,原本已夠貧困的人因著戰爭又陷入更貧乏的苦境中,導致新型的貧窮境界。由戰爭帶來的這些困擾今天在大眾媒體上呈現在世人眼前受大眾的輿論。希望這些電視轉錄的殘酷圖面能給我們個人、社會和國家一個有效的警告,並再次提醒我們每一個人,金錢是絕對不可用在戰場上,也不可用在殺生或毀滅生物上,它應該用於對人類尊嚴有益的,能改善人的生活,建立一個真正的開放、自由、和諧的社會。


五、神貧的精神是一種和平的根源

在今天工業化的國家中,人們瘋狂的為財富在競爭。在消費者的社會中使貧富的差距更顯明。這種無限制的追求自己的舒適享受,會讓人再也看不到別人的需要了。因此為了提昇社會中所有人在社會、文化、精神以及經濟上的福利,我們絕對要減少對地上的財物的消費,也要限制一些假想的需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該以簡樸、節制為準。世界上有一小部份的人,生活上的一些消費用品量之要求遠超過現有資源能供給的,因此這個要求量的減少是解決貧窮的第一步,但是同時也要保證世界的財富要公平的分配。關於這樣的生活,福音中邀請我們在短暫的人生旅途上千萬不要眷戀現

世的物質,「不要在世上為自己積蓄財富,因為有蟲蛀,有鏽蝕,更有賊會挖洞來偷竊,但該在天上為自己積集財富。」(瑪六:19-20)這種神貧的精神為信仰基督的門徒們是基本內修生活的召喚。去征服貧窮也是基督徒的根本職責,但以神貧的精神去克服貧窮才是最有效的道途!

福音神貧的精神與物資貧困的境界是很不一樣。後者具有令人難受甚至是悽慘的特徵,因為它是被迫不得已的。福音神貧的精神是心甘情願選擇神貧生活以答覆基督的訓誨:「誰不願放棄現世所擁有的一切,不能做我的門徒」(路十四:33)。

這樣的福音神貧精神才是平安的來源,因為有這種精神的人,他能與天、人及大自然的良好關係帶來和諧。過這樣神貧生活的人是在向世人證明人類完全的依靠那愛一切受造物的至上天主,並且世上的一切物資本來就是天主賞賜給所有人類。

接受福音神貧精神的人,他的某些生活價值會改變,他不漠視眼前受苦的窮人,反之,他要積極參與分擔天主對他們特殊的愛(註6)。有神貧精神的人能樂意的犧牲自己及他們的物資財富,所以窮人能生活下去。他們唯一的願望就是能與每一個人和平相處,能將耶穌基督的平安帶給他人(參閱若十四:27)。

至聖大師耶穌基督以祂現實艱難的生活言行教導了我們這個能引領我們到真正自由的福音神貧精神。祂,「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與天主同等而把持不捨,相反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斐二:6-7),祂在貧困的環境中出生,在襁褓中與家人一起即被迫逃離黑落德的殘忍,祂住無居所如經上說的「人子連枕頭的地方也沒有」(瑪八:20),祂被批評為「是一個貪吃嗜酒的人,稅吏和罪人的朋友」(瑪十一:19)。最後如同罪犯一樣被釘死。祂稱貧窮的人是有福的,也向他們保證天國是他們的(參閱路六:20)。祂提醒富有的人財富的陷阱蒙蔽了天主的聖言(參閱瑪十三:22)。因此為他們要進入天國是件不容易的事(參閱谷十:25)。基督,不僅祂的話,更是祂的行為榜樣成了所有基督徒的規範。我們知道在最後審判日來臨時,無論是誰都將會以對兄弟姊妹具體愛的多少被審判。事實上,在那一天凡具體愛過別人的人會發現,過去雖然他沒有明確的認識基督,但就因為他這種愛人的行動,他早就與基督相遇過了(參閱瑪二十五:35-37)。

「若要享和平,該向窮人伸出援手!」願富有的人,貧苦的人都彼此承認是兄弟姐妹,希望他們都因為是天主所愛的子女,是天主所賞賜給每個人的財物,所賜給的和平,而能彼此分享所擁有的一切!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八日發自梵蒂岡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註解:

1. 8號。

2. 9號。

3. 《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69。

4. 《百年》通諭,31、37。

5. 同上,48。

6. 參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社會事務的關懷》通諭,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