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平的核心

1. 在此新年之際,我願向各國執政與負責人士、以及所有的男女善心人士寄上我的和平賀意。我特別向處在痛苦中、生活在暴力和武力威脅中、或任何尊嚴都遭剝奪、正期待獲得人道和社會解救的人士致意。我也向兒童們致意,他們的天真純潔增長了人類的良善和希望,他們也以痛苦啟發我們每個人作個締造正義與和平的人。正因為想到兒童,尤其想到那些被肆無忌憚的成年人剝削和毒害,而前途受到危害的兒童,我才希望每個人在世界和平日的機會上,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人,和平的核心”這個主題上。的確,我深信在尊重人的時候,我們也在促進和平,而在締造和平的同時,我們也為真正完整的人文主義提出了先決條件。為使新一代的人有個安祥的前途正是這樣準備開來的。


人與和平:恩賜與使命

2. 聖經說:“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按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創1,27)。由於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的,所以每個人都有人格尊嚴;人不只是某件東西,更是某一位,他有能力認識自己、掌握、自由地奉獻自己、並與他人建立共融的關係。同時,人也蒙天主恩召,與他的創造者建立盟約,向他的創造者作出信仰和愛的答覆,這樣的答覆沒有任何人可以越俎代庖的1。從這個令人驚歎的前景中可以瞭解到人受託付的任務,那就是使自己成熟到有能力去愛,並使世界進步,讓世界在正義與和平中更新。聖奧斯定言簡意賅地教導說:“天主創造我們時,並不需要我們,但要拯救我們時,卻需要我們”2。為此,每個人都有義務培養奉獻和任務這種雙重的意識。

3. 和平既是恩寵,也使使命。如果說人際間與民族間的和平 - 也就是和睦共存,締造正義與關懷的關係的能力 - 代表著無止息的承諾,那麼和平更是天主的恩賜。事實上,和平乃是天主行為的特徵,這個特徵既顯示在創造一個有秩序與和諧的宇宙上,也顯示在把有待從罪惡的混亂中拯救出來的人類的救贖中。因此,創造與救贖提供給我們解讀的關鍵,叫我們瞭解生存於世的真諦。我可敬的前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一九九五年十月五日向聯合國大會講話時曾說:“我們並不生活在一個無理性或沒有意義的世界上…有個倫理道德邏輯照耀著人的存在,並使人和人之間以及民族和民族之間的對話成為可能”3。這個超越性的“基本原理”,也就是個人行為規則以及人際間按照正義和關懷所建立的彼此關係的總和,就銘刻在人的良知內,而良知正反映著天主上智的計畫。一如我最近重申的:“我們相信在起初就有永恆的聖言,即天理而非無理性”4。為此,和平也是一種任務,它要求每個人對它作出一個與天主的計畫相符的回應。而啟發這個回應的準則無非是尊重他的創造者天主銘刻在他心中的“基本原理”。從這方面看來,自然律的規則不能被視為外界加給的、似乎是在限制人的自由的指令。相反地,這些規則應該被視為一種召喚,這個召喚銘刻在人性中,要人忠實地去實踐天主對宇宙的計畫。在這些規則的引導下,各民族得以在自己的文化環境領域中接近那個最偉大的奧秘,也就是天主的奧秘。因此,承認並尊重自然律,在今日也成了不同宗教人士之間以及信徒和無信仰者之間對話的重要基礎。這乃是重大的接觸相會點,也是達致和平的基本前提。


生命與宗教自由的權利

4. 人性反映造物主的肖像,因此,尊重人性尊嚴的義務自然要求人不能任意擺佈他人。誰握有更大的政治、技術、經濟權力,不能據此來侵犯較弱者的權利。 事實上,和平即建立在尊重所有人的權利之上。有鑒於此,教會挺身作為每個人基本人權的捍衛者。教會要求尊重每個人的生命和宗教自由。對生命每個層次階段的權利的尊重確立了一個重要的觀念:即生命乃是一個恩賜,生命的主體對生命不能完全支配。同樣地,承認宗教自由權利就是承認人與一個超然的原理原則之間的關係,這個超然的原理原則使人免於遭受他人任意擺佈。生命權利和自由表達自己對天主的信仰的權利不由人來掌控。和平需要在可行與不可行之間確立明顯的界限:這樣才能避免對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資產的干預,這種干預是不能接受的。

5. 關於生命權利,我們必須揭發社會中對生命的戮害:除了戰爭、恐怖主義和種種形式的暴力的犧牲者之外,還有饑餓、墮胎、胚胎實驗和安樂死所造成無聲死亡。我們怎能不從這一切看到對和平的謀害?墮胎和胚胎實驗乃是對接納他人的態度予以否決,然而接納他人卻是建立持久和平關係所不可或缺的。至於在自由表達自己的信仰這件事上,另一個令人擔憂的世界缺乏和平的症狀,就是基督信徒和其他宗教信徒經常遭遇到的自由和公開宣認自己的信仰的困難。關於基督信徒,我必須沉痛地指出他們的信仰宣認不但有時遇到阻礙,在某些國家中他們甚至受到迫害,即在最近也發生對他們施加殘酷暴力的悲哀事件。有些帶有宗教色彩的政權強迫每位國民信奉獨一的宗教;另有一些態度冷漠、滿不在乎的政權,它們雖然不對宗教採取暴力的迫害,卻使用一種在文化上有系統的冷嘲熱罵來對付宗教。無論如何,基本人權不受到尊重,對社會的和平共存便產生嚴重的反效應。這不能不助長對和平有害的觀念和文化。


人人生而平等

6. 不少威脅和平的緊張局勢必定都源于世界尚悲哀存在的許多不公正的不平等。其中特別危險的就是在享有基本生活需要上的不平等,諸如食物、水、住屋和健康;再就是男女在行使基本人權上仍然存在的不平等。承認人際之間的基本平等乃是建立和平的第一要件,這個基本平等來自他們共有的超性尊嚴。因此,這個層次的平等是屬於每個人的利益,這個利益銘刻在自然的“基本原理”中,而這個基本原理可以從天主創世的計畫中推論得到;這樣的利益不能被忽略或鄙視而不造成嚴重的反擊,以至陷和平於危險之中。許多人民,尤其是非洲大陸人民,由於嚴重缺乏這些利益,以至以暴力要求獲得。這樣的匱乏都是對和平的可怕傷害。

7. 對女性的不充分重視也是社會不穩定的因素。這令我想到對女性的剝削,視她們為物件,以及其他種種缺乏尊重她們的形式;我也想到在某些文化環境中依舊存在的某些人類學觀點,這些觀點仍然深深地把女性置於男性的任意擺佈之下,造成對婦女人性尊嚴和她們行使基本自由的侵害。這些傷害造物主銘刻在每個人身上的人格尊嚴的歧視形式一日不被克服,我們休想和平已經安穩無慮5。


和平生態

8.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他的《一百周年》通諭中寫道:“天主不僅把大地賜給人類,因此必須尊重天主賜予的原始好意來善加使用,就連人本身也是天主賜給的,也因此必須尊重天主賜給人的自然和倫理道德結構”6。人就是在履行造物主託付給他的這一切任務時,他才能和他的同類一起締造和平的世界。因此,在自然生態之外還有一個可稱為“人的”生態,這個生態又需要一個“社會生態”相輔。這就是說,如果人還關心和平,就必須始終注意到自然生態、也就是尊重大自然、和人的生態之間的關係。經驗指出任何不尊重環境的態度都將危害人類的共存,反之亦然。為此,越來越清楚地顯示人與大自然界的和平以及人際間的和平這兩者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兩種和平乃是人與天主和平的前提。聖方濟各著名的祈禱詩句《太陽弟兄之歌》,就是這種多形式和平生態歷久彌新、令人激賞的的典範。

9. 日益嚴重的能源供應問題幫助我們瞭解上述兩個生態之間的密切關係。這些年來,新興國家因為大力發展工業生產,增加能源需求,而造成了史無前例的追求可用資源的競爭。在這同時,地球上仍有一些地區生活在極端落後的狀況下,那裡的發展事實上由於能源價格的高漲而停滯不前。這些地區的人民將何去何從?由於缺乏能源供應,他們將被迫接受什麼樣的發展或不發展?對能源的競爭將導致哪種不正義和對立?而那些被排拒在這場競賽之外者將作如何反應?這些問題叫我們清楚地看到必須尊重大自然和締造人際關係及國際關係這兩者間的關連是多麼密切,這樣的關係既關注到人格尊嚴,也能夠滿足人的真正需要。破壞環境,不當或自私自利地耗費大地資源,乃至強行囤積居奇,這都會造成痛苦、衝突和戰爭,因為這都是缺乏人性的發展觀念的後果。


對人的膚淺看法

10. 即使當前國際局勢困難緊張,仍然迫切需要努力建立人性的生態,以促使《和平之樹》成長。為從事這樣的事業,需要讓一種不受到激發仇恨與暴力的意識形態和文化偏見、或政治與經濟利益所污染的對人的看法來引導。可以瞭解的是對人的看法會因文化的差異而有所不同。然而不能接受的是孕育一種本身就帶有矛盾和暴力根源的人類學觀念。同樣不能接受的是那種促使對同類不容忍、並對他們施以暴力的對天主的觀念。在此必須清楚強調的一點是:藉天主之名發動的戰爭決不能接受!當某種對天主的觀念是衍生罪行的緣由時,就表示這樣的觀念已經淪為意識形態。

11. 然而今天,和平不僅因為那些對人之膚淺看法、也就是各種意識形態之間的衝突、而受到威脅,也因為對那建立人真正的本質之漠視。事實上,當代有很多人否認人有特定的本質存在,也因此產生某些對人的結構本質有最怪誕的說法。這一點也必須予以明確說明:對人的脆弱看法足以使那種表面看來似乎支持和平的觀念乘虛而入。事實上,這樣的觀念阻礙真正的對話,為專制獨裁開路,致使人得不到保護,並因而成為壓迫和暴力任意蹂躪的對象。


人權與國際組織

12. 真正與穩固的和平的先決條件是尊重人權。如果這些權利建立在脆弱的對人的概念上,則這些權利如何不成為脆弱的?於是在需要為人權申辯和維護時,那種有關人的相對概念便深感力不從心。為此,人權被視為絕對,但人權憑藉的基礎卻是相對的話,這顯然令人無法接受。於是當人權提出對人不利的要求時,會有人抗議、或決定予以棄置,這還足以驚奇嗎?只有當人權根植在造物主賜給人的自然客觀要求之上時,才受到不畏懼否認的肯定。只有認清這個基本前提,今天不斷受到攻擊的人權才能獲得適當的保護。否則,人權難逃被利用來作為觀點大異其趣的說辭:為某些人來說,人的特徵在於具有永續存在的尊嚴和始終有效、放諸四海皆准的權利;為另一些人來說,則人雖然具有光耀的尊嚴,但他的權利不論是在內容、時間和空間上,則始終可以商討。

13. 維護人權總與國際組織有關,尤其與聯合國有關,聯合國以一九四八年宣佈的世界人權宣言,確定自己的基本任務在促進人權。這個宣言被視為整個人類所承諾的道德義務。如果宣言所描述的權利有其基礎根據,不單純是因為聯合國大會予以表決通過,而是因為天主所創造的人的本性和人不可被剝奪的尊嚴,則這個道德義務便具有深厚的真理。為此,重要的是國際組織不忽略人權的自然基礎。這將使國際組織免於陷入不幸始終潛伏存在的、以實證主義來詮釋人權的危險。如果不幸發生此事,則顯示國際組織缺乏必要的權威,好扮演其作為每個人和每個民族基本人權維護者的角色。這個角色乃是國際組織存在與行動的主要理由。


國際人道法與國家內部法律

14. 由於認識到存在著不可剝奪的、與共同的人性密切關聯的人權,因此有了國際人道法的制定,任何國家,即使處在戰爭狀況下,亦得遵守此法。不幸的是,過去的且不說,在最近某些戰爭狀況中,國際人道法並沒有受到一致的遵行。這樣的事例就在最近幾個月前黎巴嫩南部的戰亂中曾發生過,那裡保護和幫助無辜受害者以及不使平民捲入戰爭中的義務大部分沒有受到遵行。黎巴嫩痛苦的事件以及衝突戰亂的新面貌,尤其自從恐怖主義的威脅以從未出現過的暴力形式出現後,需要國際團體重申國際人道法,並將之應用在今日戰爭的各種局勢中,包括現行國際法未曾預見的那些局勢。此外,恐怖主義的災害也要求人們對為了維護國家安全而採取的相關方法工具這點,在倫理道德上的限制作深入的反省。事實上,不公開宣戰的衝突戰亂越來越常見,尤其當恐怖主義組織決定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地發動這些衝突時,更是如此。面對近年來那些令人震驚的場景,各國不能不感到需要制定更明確的規章條例,以便有效地阻止我們都看到的可悲的偏向。戰爭始終是國際團體的失敗,也是人類的一大損失。當不得已發生戰爭時,至少需要維護人道基本原則以及各種文明的共存所賴以建立的價值,制定行為態度的準則,盡可能限制災害的程度,並設法減少平民的痛苦和戰亂的犧牲7。

15. 另一件引起重大焦慮不安的事,是某些國家最近明確表示的擁有核武器的心意。於是可能導致原子災難的不安氣氛和恐懼大為擴散瀰漫。這使人返回到昔日所謂冷戰時期折磨人心的的憂慮中。冷戰結束後,大家原希望原子危機從此永遠不再,人類也因此可以長久地鬆一口氣。可是面對當前的局勢,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警告顯得格外切合時局:“凡目的在毫不加以辨別地消滅整個城市或廣闊地區及其居民的戰爭行為,都是反對天主及人類的罪行,應堅決不疑地加以譴責”8。不幸的是威脅的陰霾日益嚴重地籠罩著人類。為了保證人人得享有和平的未來,其方法途徑不僅是國際禁止核武器擴散協定,也包括決心裁減、乃至完全拆除核武器的承諾。為了經由談判的途徑達致這個目標,沒有什麼不可以嘗試的!因為整個人類家庭的命運已陷入危急之中!


教會維護人的超越性

16. 最後,我願意向天主的子民發出迫切的呼籲,希望每位基督信徒都努力不懈地作個締造和平、勇敢捍衛人性尊嚴及不可剝奪的人權的人。在世界上《教會乃是人類超越性的標誌和監護者》9。基督信徒因為感激上主召喚他加入教會,所以將孜孜不倦地向上主求得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和平這個基本益處。此外,基督信徒也將為自己慷慨獻身和平事業、協助弟兄,尤其接濟貧苦、甚至缺乏和平這個寶貴益處的人士而引以為榮。耶穌啟示我們“天主是愛”(若一4,8),而每個人最大的聖召就是愛。在基督內,我們能夠找到作人性尊嚴的堅決捍衛者與和平的勇敢締造者的最崇高理由。

17. 為此,每位信友應該遵照今年即將紀念頒佈四十周年和二十周年的《人類發展》通諭和《社會事務關懷》通諭的訓導,為促進真正完整的人文主義多作出貢獻。在這二零零七年開元之際,我把我為整個人類的恆心祈禱託付給和平之后,“我們的和平”(弗2,14)耶穌基督的母親,我們以滿懷希望的心仰望她。願聖母瑪利亞在她的聖子內給我們指出和平的道路,並光照我們的眼睛,以便在作為和平的核心的每個人的面孔上,認出耶穌基督的聖容!


教宗本篤十六世二OO六年十二月八日

發自梵蒂岡梵蒂岡電臺華語部譯



1 參看《天主教教理》357號。

2 聖奧思定《講道集》,169,11,13:PL38,923。

3 第3號。

4 二○○六年九月十二日在德國雷根斯堡伊斯林格(Islinger Feld, Regensburg)的講

道詞。

5 參看教廷信理部致主教函:論男女兩性在教會內及在世界上的合作(Letter to

the Bishops of the Catholic Church on the collaboration of men and women in the

Church and in the world,二○○四年五月卅一日),15-16。

6 38號。

7 關於此點,《天主教教理》指出了嚴格明確的標準:參看2307-2317號。

8 《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80號。

9 同上,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