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造物主和好與受造界共存

前言
在我們的時代裡,愈來愈明白,世界和平不僅由於武器競爭、地區性衝突,國家之間與人民之間繼續存在的不義,受到威脅,而且也因對自然應有敬重的缺失,天然資源的掠奪,和在生活品質上的逐漸衰頹,受到威脅。這一情況所產生的不安定和不安全的意識,是集體自私心,無視他人權益和不誠實的苗床。
面對環境的擴張破壞,各地人民終於了解,我們不能繼續利用大地物資如往日一樣。社會大眾和政治領導人均關心這問題,來自各種學術訓練的專家們正進行研究它的原因。再者,一個新生態的了解正開始浮現,而非沒落不為重視,應該受到鼓勵而發展為具體計劃和創意。

許多倫理價值,一個和祥社會發展的基本所在,對生態問題是尤其密切。今日世界面臨的許多挑戰間相互依附此一事實,證明需要有謹慎的協調解決方策,著重合符道德的世界觀。對基督徒來說,這樣的世界觀是建立於來自天主啟示的宗教信理,那是為什麼我樂意以探討聖經對受造界的描述來開始這篇文告,我亦希望即使那些不分享這些相同信念的人,將在這些章節中找到作為反省和行動的共同基點。

壹、「天主看了認為好」
創世紀書中,我們發現天主初次自我啟示給人類(創一至三章),重覆語調是:「天主看了認為好」。在創造蒼天、海洋、大地及地上所有物之後,天主創造了男人和女人,至此語調明顯地改變:「天主看了他造的一切,認為樣樣都很好」(創一:31)天主把整個受造界托付給男人和女人,就這樣─我們讀到─祂才「從祂的一切工程」中休息下來(創二:3)。
亞當和厄娃受召分擔天主創作計劃的展示,表現出那些區別人與所有其他受造物不同的才能和恩寵。同時,他們的受召在人類與其他受造物之間建立了一個固定關係。因照天主的肖像和模樣而造成,亞當和厄娃是要用智慧和愛心實行治理大地的能力(創一:28)。可是,他們破壞了既存的和諧,由於有意相反天主的計劃,就是說:由於選擇犯罪,這麼一來,不僅造成了人偏離自己,傾向死亡和同胞手足的殘殺,也引起大地的「反抗」(參閱創三:17-19;四:12),一切受造物變成屈伏在敗壞的狀態之下,在奧秘的方式中等待脫離控制,與天主的子女一起得享光榮的自由(參閱羅八:20-21)。

基督徒相信基督的死亡和復活完成了人類和天父和好的工作,「天主樂意:藉著基督使萬有,無論是地上的,是天上的,都與自己重歸於好,因著他十字架的血定立了和平」(哥一:19-20)。於是受造界成了更新(參閱默二十一:5),一度屈服於罪的束縛和敗壞之下(參閱羅八:21),現在都接受新的生命,雖然「我們等候正義常住其中的新天新地」(伯後三:13),因此,天父「賜我們各種智慧,使我們知道祂在基督內所定計劃的奧秘,當時期一滿,就使天上和地上的萬有,總屬於基督」(弗一:9-10)。

這些聖經上的思考幫助我們更了解人類活動與整個受造界之間的關係,當人背向造物主的計劃時,他煽起騷亂,對其餘受造界秩序有無可避免的反彈,假使人不與天主和平相處,那麼大地本身就不得平靜:「因此,此地必要荒廢,凡住在這地上的人要憂傷,甚至田間的野獸和天空的飛鳥都要絕跡,連海中的魚類也要消滅」(歐四:3)。
大地受「傷害」的深刻意識,也為不信天主的人所共有。的確,自然界的愈來愈增大的毀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它是人們的行為所造成,人們對治理自然界本身隱藏,但可覺察到的秩序與和諧的要求,表現硬心腸無視於衷的結果。人們正憂愁地發問,既造成的損害是否仍可能補救。顯明地,適當的解決辦法不可能僅僅在改善的管理,或更理性的利用大地資源上找到,雖然這些是重要的。寧可說,我們必須走向問題的根源和面對問題的全盤性,即是深遠的道德危機,環境的破壞僅是令人憂慮的一種情況。

貳、生態危險…一個道德問題
今日生態危機的一些因素揭示它的道德特徵,在這些因素中首先是在科學和技術的進展上採取不作選擇的應用,許多新近的發現帶給人類不可否認的好處。的確,它們顯示出人類負責地與天主在世上創造行動的高尚職責。不幸地,現時也清楚的看出這些發現在工業和農業方面的應用已經產生長期有害結果,這導引出傷痛的事實。我們不能只顧及生態系統一個領域而對這干預在其他領域造成的結果和後代子孫的福祉不給予應有的注意。
氧氣層的逐漸稀薄和相關「花房溫室效果」目前已達危機狀態,由於工業成長,城市密集和能源需要的大量增加的結果,工業廢料,石化燃料的燃燒,無限制的樹林砍伐,某些種類的農藥、除草劑、冷卻劑,推進劑的使用:所有這些已被認為有傷害於大氣層和環境,造成氣象和大氣層的變化,構成對健康的傷害和低窪地未來可能的沉沒。雖然有些境況已經造成的傷害也許不可能復原,許多其他境況傷害仍能被停止。然而,需要全人類社會─個人,國家和國際機構─嚴格地負擔起屬於他們的責任。

道德牽涉到生態問題的最深刻和嚴格的指示是對生命敬重的缺失,顯然在許多環境污染的式樣中看到。通常,生產利益勝過對工人尊嚴的關切。一旦經濟利益取得優先於個人,甚至全民的福祉,在這些狀況下,污染或環境破壞是非自然和短視觀點的結果,有時導致對人的真正蔑視。
在另一層面上,美妙的生態平衡受到動植物生命的漫無制止的摧殘或自然資源不顧後果的榨取所擾亂,這一切應該被指出,即使以進步和福利之名而實行,最後是對人類不利。最後,我們僅能以深度關切來看生物研究的極大可能性,我們仍不是合適去評估生物學上的擾亂,這擾亂能從不辨是非的遺傳操縱,和從動植物生命新方式的不謹慎發展造成,更不用說對人類生命本原所做不能接受的實驗。大家都明白,在任何像此美妙的脆弱的領域裡,對基本德規範的漠視或拒絕,會導致人類走向自我毀滅的門檻。
對生命的尊敬,首先應對人格尊嚴的敬重,是對任何經濟、工業,或科學穩健進步的最高指導原則和規範。大家都明白生態問題的複雜性。然而,一些重要的原則,雖說尊重合法的自主和從事者的特殊才能,仍能引導研究工作走向適當和持久的解決方案。這些原則為祥和社會的建立是重要的,和祥的社會絕不能忍受既對生命的敬重,又對受造界完整事實的忽視。

參、謀求解決之道
神學、哲學和科學均論及一個和諧天地,論及一個具有自己的完整性,具有自己內在和動力平衡的「宇宙」。這秩序必然受到尊重,人類受叫去發掘這秩序,以應有的謹慎去查驗它,及使用它時保護其完整性。
另一方面而言,大地終究是共同的嗣業,大地的果實是為所有人的受益。梵二大公會議言及,「天主曾經欽定,大地及其所有是供人人使用的」(註1),這對當前問題有直接的結論,顯然不易的是,賦有特權的少數人應該繼續聚積過剩的財貨,揮霍得到的資源,然而大多數群眾生活在可憐的條件中,在維持生計的最低層次裡,今天,生態破壞的戲劇性威脅教導我們,貪婪和自私─包括私人的和集團的─是違背受造界的秩序,一個由彼此相互依持顯其特徵的秩序。

有秩序的世界和共同的嗣業的概念,均指向更多國際性通力合作來經營管理大地物資的必需性。在許多情況中,生態問題的影響力超越個體國家的領界,因此它們的解決方案僅僅在本國的層次是不能找到的。新近趨向國際行動的一些預期步驟是有的,但是既存的機動和組織對行動有理解計劃的發展清楚地是不足的。政治阻撓,高漲的國家主義和經濟利益的形態─僅述少數事實─阻礙國際合作和長期的有效行動。對國際層次的聯合行動的需要絕不減弱每一個體國家的責任,不但每一國家應該聯合其他國家實行國際接受的標準,而且也應該做到或便利在自己的國家內作需要的社經調整,對社會中最易傷脆弱的地區給予特別的關注,國家也應該積極地努力在自己的領土內防止大氣層和生物界的破壞,謹慎地疏導新技術或科學進展的衝擊,以及其他事物的疏解。國家也有保證其國民不受危險污染物或有毒廢料的侵害。安全環境的權利今日更強烈地顯示出來,一個必須被列入合符現代的人權憲章中的權利。

肆、急需新的精誠合作
生態危機說明對新的精誠合作有迫切的道德需要,尤其在開發中國家與高度工業化國家之間的關係中的精誠合作。國家必須以相輔相成的方法,對自然和社會環境合符和平與健康的提升分擔責任,舉例說,新工業化國家不能被要求對他們剛出現的工業採用嚴格的環保標準,除非已工業化國家首先在他們自己的國家內採用同樣的標準。同時,進行工業化的國家,道德上不是可以自由的去重覆其他國家在過去造成的錯誤,不顧一切地繼續經由工業污染,極端的砍伐森林,或無限制的榨取不能重生的資源,在這關鍵上,對有毒廢料的處理和放置急需找到解決的辦法。
然而,沒有計劃或組織能夠影響必要的改變,除非世界領導者對這些的精誠合作真的相信有絕對的需要,生態危機要求他們重視精誠合作的需要,它對和平來說是重要的。這需要為國家間加強合作和和平關係提供新機會。

十一
也必須談到的,正確的生態平衡,不直接顧及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貧窮的結構形態,是無法找到。舉例說,在許多國家裡,農村的貧窮和不公平的土地分配導致農耕生計的困難和土壤的貧乏,一旦他們的土地不再生產,許多農民遷移到全新的土地上,因此加速無限制的砍伐森林,或者他們落戶於城市裡,那裡缺乏收留他們的相關結構。同樣地,一些負重債的國家正摧毀他們天然的遺產,以不能修復的生態失衡的代價,只為外銷而開發新產品,面對這樣的情況,對他們行動造成否定環境的結果,把責任僅僅歸咎於窮者是錯誤的。寧可說,貧窮者,大地被托付給他們並不少於其他的人,必須使他們能夠找到走出他們貧窮的門路。這將需要勇於在結構上作改革,以及人民與人民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接觸的新方法。

十二
另一個威脅我們的危險恐嚇,是戰爭。不幸地,現代科學已經有能力為敵視的目的去改變環境,此類的變更替代經過長時間可能有不能預測和更嚴重的結果,盡管國際協定禁止化學、細菌,和生物戰爭武器,事實是實驗室研究繼續發展新的攻擊武器,有能力改變自然界的平衡。今日,任何形式的戰爭具有全球性幅度,會導致無法估計的生態傷害,即使地方性或地區戰爭,不論限度如何,不但摧毀人的生命和社會結構,而且也傷害土地,摧殘穀類和蔬菜,以及毒害土壤和水流,戰爭下的生存者被迫在極度困難的環境條件下開始新的生活,轉而製造社會極不安的境況,對環境更有否定的後果。

十三
現代社會對生態問題會找不到解決辦法,除非社會嚴格地正視其生活方式,在世界許多地區,社會傾向於速達的滿足慾和消費主義,而對這些原因造成的損害卻保持漠不關心。正如我已經說明,生態事件的嚴重性赤裸裸地呈現出人的道德危機的深度。假使對人格價值和生命價值缺乏欣賞和感激,我們也會失落對他人和大地本身的關切。簡單、樸實、自律,以及犧牲精神,必須成為每日生活的一部份,否則大家都承受少數人無顧忌行為的否定結果。
生態責任上的教育是迫切的: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及對待大地的責任,這教育不能植根於情感或空洞的願望上。它的目的不可能是政義的或政治的,它必須不是基於對現代世界的棄絕,或回歸某種「失落樂園」的空幻想法。相對地,責任上的真正教育在思想與行為的方式上產生真實的改變。各教會和宗教團體,非政府和政府組織,當然也包括社會所有成員,在這樣的教育上有確實的角色去扮演,然而,首先的教育導師是家庭,那裡孩子學習敬重鄰里和愛護自然界。

十四
最後,受造界的美學價值不可能被忽略。我們每與自然接觸有一種深刻的重整力量,默觀自然界的華美壯麗帶來平靜與清朗。聖經一次又一次談及受造界的善與美,受召叫去光榮天主(註2),默觀人類才能的作品也許更難,但不減其深度,即使城市也能有屬於它們自己的美態,應該激發人們去照顧他們的週遭環境,良好的都市計劃是環境保護的重要部份,重視土地的自然風貌是對合符生態的穩健發展的不可缺少的要件,良好的審美教育和健康的環境維護之間的關係是不能被忽略。

伍、生態危機:一個共同的責任
十五
今日生態危機已達到成為每一個人的責任。如我曾指出,它的種種光景呈現出需要協調一致的努力,目的在建立起屬於個人,人民、國家和國際社會的責任和義務。這不僅是攜手努力建設真正的和平,也是以具體方式確定和加強那些努力。當生態危機放置在社會內追求和平的更廣闊的關鏈裡,我們能更了解關切大地及其大氣層告訴我們什麼的重要性:名之為,天地間有一個秩序必須受到敬重,而人賦予自由地選擇的能力,有重大的責任為未來後代的子孫保存這一秩序,我願意重複地說,生態危機是一個道德事題。
即使沒有任何特別宗教信服的男女,但為共同福祉有他們強烈的責任感,他們會認識他們的義務,為一個健康的環境的重整作出貢獻。信仰天主是造物主的男女,因此相信世界上有一極明確的一致性和秩序,他們更應該感覺到受召去面對問題,尤其是基督徒應該明白。他們在受造界內的責任,他們對自然界和造物主的義務,是他們信仰的主要部份。結論是,他們意識到基督教會之間和各宗教之間合作的廣闊視野在他們之前展開。

十六
在這篇文告結束時,我願意直接向天主教內我的兄弟姐妹們說話,意在提醒他們有照顧所有受造物的嚴格義務。信徒們對有益於每一個人的健康環境的努力,直接源出自他們對天主造物主的信仰,出自他們對原罪和本罪影響效果的認識,出自因基督而獲得救贖的確信事實。對生命和人格尊嚴的敬重也延伸到對其餘的受造物,它們受召與人聯合同聲讚美天主(註3)。
一九七九年,我宣告亞西西的聖方濟(Saint Francis of Assisi)為促進生態保護者的天上主保(註4)。他提供基督徒對受造界的完整性之真實和深切敬重的範例。身為貧窮者之友,被天主的受造物所愛,聖方濟邀請受造界的一切─動物、植物、自然界力量,甚至太陽哥哥和月亮妹妹─頌揚和讚美上主。亞西西的那位貧窮人給我們感動的見證,當我們與天主和好時,我們更能獻身於建立與所有受造界之間的和平,和受造界共存與所有人民之間的和平是不能分離的。
我希望聖方濟的感召將幫助我們,與全能天主所創造的一切美善事物保持「友善」的活潑意識,願他提醒我們,存在於人類大家庭內更大和更高的兄弟情誼光照下,我們有敬重和細心看顯它們的嚴重職責。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八日發自梵蒂岡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註解:
1. 《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69。
2. 參閱創一:4;詠八:2;一○四:1;
智十三:3-5;德三十九:16、33;四十三:1、9。
3. 參閱詠一四八:96。
4. 參閱宗座公報71(1979),第1509頁。